阅读记录

《君妇升职手札》

52. 胡玉楼

《君妇升职手札》全本免费阅读

大周立朝百余年,至光熹帝时民风较前朝已开放不少。除本朝子民,尚有一众外族生民稽留各州各郡,或定居落户,或走货交易,百姓难识其族类,见之皆称胡人。

上京城里胡人聚集的地方很多,可最出名的,还要数胡玉楼。

胡玉楼上至舞姬歌伎,下至小厮侍女,无一不是胡人。可最让人称奇的却是,这样一个全是胡人的地方,掌柜的却是一位汉人娘子,据说极擅剑舞。

也因此,胡玉楼的舞姬人人皆会舞剑,胡姬们跳的胡旋舞虽也好看,可最为出名的,还是这一曲剑器舞。

燕景璇应当来过很多次了──马车行经胡玉楼时不见半分停留,而是绕去了拐角之后的另一处侧门。

踩着脚凳从马车上下来,元嘉本还想在进去前戴上幕篱,不料却被燕景璇直接拿走,又随意地掷在了车厢内的某个角落。

“早不是男女大防的时候了,戴这东西做甚?”

是了,这幕篱是昨夜燕景祁吩咐备下的,今晨梳洗时便已置于案几,所以自己出门时也下意识带了它走……她从前倒是不戴的。

元嘉这样想着,便也顺着燕景璇的话弃了幕篱,又偏过头低声朝红玉叮嘱了两句,这才往二楼走去。

燕景璇出外游玩时,最不喜欢身边跟一堆的人,此刻便也只拉着元嘉的手往楼上走。其他人早已习惯,留在一楼大堂自顾嬉耍,红玉几个也不好再继续跟随,无奈一并留下。

虽是白日,却也几乎坐满了人,或赏舞听曲,或斗酒行令,十足的热闹场面。可元嘉还是在这一通喧声中,一眼便看到了坐在靠窗一桌的穆瑶筝。燕景璇显然也瞧见人了,唇角一勾便往临窗的方向走去。

“穆娘子好雅兴,大白天的就在楼里看美人。”

想是顾忌身处人群之中,燕景璇倒也不曾唤穆瑶筝县主,只随意称了句娘子。

前者闻声抬头,一下子便笑咧开了嘴,“二位娘子也来胡玉楼看美人?”

燕景璇径自入座,元嘉却先朝穆瑶筝轻轻一点头,这才跟着坐下。

“……这位娘子是?”

穆瑶筝的身侧,坐了位手拿纨扇的姝丽女子。瞧着约莫三十许,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着绿色曳地长裙,腰间垂着红色腰带和玉制小铃,肩披红帛,头梳高髻,端的是风情万种,仪态万千。

“妾身庄映秋,名姓中的映秋二字,取自‘寒色暮天映,秋声万籁俱’一句,胡玉楼掌柜,在此见过季娘子。”

那女子收了扇,莞尔一笑。

“……你知道我?”

元嘉先是吃惊,又见穆瑶筝在一旁朝她挤眉弄眼,当下了然。

庄映秋掩口一笑,,又将视线投向燕景璇,“许久不见贵主,贵主别来无恙乎?”

竟是与燕景璇相熟!

前者却被这话搅得直皱眉,“不就是有段日子没来吗,也值得你这样一口一句贵主的叫?”

庄映秋一下子便笑出声来,倒是与打扮截然相反的爽朗。元嘉坐在一旁瞧着,亦生出几分好奇来。前者自然也发现了,微微一笑便解释起来。

说来也简单。

穆瑶筝惯爱美人,胡玉楼又素来是胡姬美人聚集的地方,穆瑶筝自然来得勤快。楼里虽也接待女客,可到底是男人扎堆的多,似穆瑶筝这样三不五时地过来,一呆又是一整天的女子,实在少见。

来得多了,便也眼熟了,眼熟了,便也打交道的多了,庄映秋就这样与穆瑶筝熟络起来。

至于跟燕景璇么……倒更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因缘际会了。

当年燕景璇因徐家郎君在外置有别宅妇一事而和离,那闹得满城风雨的别宅妇正是胡玉楼里的一名卖唱胡女。

为着这事,燕景璇在流言最为喧嚣的时候,连着往胡玉楼去了一个月,每次来了便豪掷金珠让楼里的所有舞姬歌伎出来见客,且点名要那胡女服侍,又直到闭店时分才肯离开。按理说花钱买乐子也无不妥,偏燕景璇每次来的大张旗鼓,国朝公主的仪仗又哪里是那么简单的,每每一到便惹得其他客人不敢入内,连楼里的胡姬也多有离去。

不到半月,胡玉楼的生意便一落千丈。

这事发生时,正赶上庄映秋出京办事,直到回来后才知这一出因果,于是入公主府调停劝解,这才与燕景璇结识。

至于是如何劝解的,庄映秋并未细说,但看二人如今熟稔的样子,大抵是相谈甚欢罢。

“今日太子离京,全城的人都挤在灞陵亭看热闹,你们怎的不去?”

庄映秋轻轻摇着纨扇,又打趣了一句。

这话元嘉自然不好接,只抿着嘴笑笑不作声。

“填街塞巷的能看什么热闹,去了也是白去。”倒是燕景璇恣意道,“本想来你这寻个松快,那想白日里便这么多人,都快赶上外头的街市了。”

“谁让我这儿的视野好呢。那些挤不去灞陵亭的,便全跑我这来了。”庄映秋捏着扇柄虚虚指了一下,“喏,我那三楼都还没修补好呢,他们便顾也不顾的往上头去了,真是白读了一肚子的学问。要我说,就该再挤出两个头破血流的,也好叫他们知道知道厉害。”

元嘉顺着扇柄望去,果见一群青衫在更上一层兴奋攒动,全然不见平日里端方君子的模样,当下笑弯了眉眼。

胡玉楼已然观者如云,可还有接连不断的人往里头来。元嘉眺望一番,临近的几个酒楼也都与胡玉楼之景相差无二,倒是难得一见的热闹!

“这里的人太多了,人多口杂的,咱们还是去雅间说话吧。”

庄映秋四下看了看,又思及眼前几人的身份,干脆建议道。

三人自是答应。

庄映秋起身引路,行走间不时有其他坐席的客人上前叙话,前者竟也能一一指出来人名姓,甚至喜好,倒叫元嘉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

庄映秋领着元嘉三人顺着廊道拐了几拐,走到一处僻静隔间后方才停下。

“这原是我给自个儿留的,地方也算不得大,就是图个清静,贵客们可不要嫌弃。”

庄映秋打趣一句,将门推开。

入目确与前者说的一致──内里虽小,五脏俱全。各式陈设和摆件亦是简单,却给人一种清雅脱俗之感。元嘉打眼望去,也不得不悦服于庄映秋的别致心思,当即随着人一同入内。

三人列席而坐。

“所以,你今日是特意来我这里看舞听曲的?”

远离了客人的视线,庄映秋显然也弛懈起来,稍许歪坐,手搭着凭几,将身子大半倒在后侧的软枕上,姿态悠闲地问了起来。

“是啊,”燕景璇竟也点头,“我这妹妹许久不曾出来玩耍,怕她憋闷,所以特意来你这寻欢取乐的。”

元嘉听见‘妹妹’二字,下意识偏头回望了一眼,只是亦被提起了兴致,便也干脆应声点头。

穆瑶筝一听,立刻抚掌笑道:“那感情好,楼里这两日正来了好些美人姊姊呢,我还在央着庄姊姊让我见见呢!”

“你们倒也罢了,季娘子却也不去送上一送?”

庄映秋此话显然意有所指,但望向元嘉的眼神却毫无恶意,前者便也索性直言不讳。

“该送的在府里都已送了,我去不去的也无甚要紧,”元嘉面色如常,甚至带了一丝笑意,“本也是姊姊邀我一场,才得以偷闲一日,自然是要在外头好生玩玩的。”

庄映秋能在权贵云集的上京城里开店,还能经营得远近闻名,心窍自是旁人比不上的玲珑。如今听元嘉一答,便也抚掌一笑,“既如此,我也得拿出些看家本事才行,好叫几位娘子乘兴而归!”

说罢,自软垫起身,走到扶栏处微微往下探,口中呼道:“荆玉!阿翘!”

不多时,便见两名妙龄女郎徐徐上楼,身姿绰约,容颜姣丽,一人怀抱琵琶,一人手持双剑。

“她二人,一人名唤孙荆玉,是楼里司乐的行首,一人名唤沈阿翘,是司曲的行首,”庄映秋介绍道,“今日便请她二位作陪,我为三位娘子作一曲剑舞。”

都说胡玉楼掌柜的剑器舞是上京一绝,可元嘉却一直无缘得见。如今总算有机会亲观,前者自是意兴盎然,穆瑶筝更是欢呼出声。

庄映秋微微一笑,接过沈阿翘手上的双剑,随意起了个势便稳稳立住。

孙荆玉、沈阿翘两人跪坐一侧,一人轻拨琵琶,一人起调咏唱。

庄映秋姿态舒展地仰倒在地,振臂向上拟作雀鸟展翅之势,腕间的玉环随着动作的不断改变,发出或轻或重的脆响,好似雏鸟初啼,伴着孙荆玉的低声吟唱,竟出奇的和谐。

蓦地,沈阿翘的琵琶声变得闷沉起来,庄映秋的动作也随之改换。只见她腰腹微微用力,整个人便似被提线般轻巧立起,身侧坠着的玉铃铛也开始发出断断续续的脆响。

而随着庄映秋一点点起身,那隐于裙裳之下的双剑也逐渐显露出来。

足尖一勾,小腿微微使劲,那双剑便被带至上空,随着沈阿翘戛然而止的吟唱,被庄映秋稳稳接住又握于手中。

孙荆玉与沈阿翘对视一眼,指尖微动,原本幽婉的曲调开始变得急促,铮铮然似金戈铁马,沈阿翘也一改之前的江南韵调,扬声吟哦。

竟是一出武乐!

庄映秋的动作如同雀鸟般轻盈,腕间微动,便带出满室剑光。不似时下以比划定势为主的剑舞,庄映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