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原来我是令贵妃(清穿)》

76. 第 76 章

《原来我是令贵妃(清穿)》全本免费阅读

两人吃完饭,到长春书屋。

弘历坐上炕榻,双腿盘膝,敲敲桌子:“给朕磨墨。”

魏敏挽起袖子,往砚台里滴了三滴水,捏住红墨条力道均匀地转动起来。

她看见太监打开放在角落的明黄色龙纹罩子,掀开罩子,里面是个大箩筐,装满了一本本黄封套的折子。

太监拿起折子,整齐地垒在炕桌上,不一会儿,就占了半边桌子。

魏敏不自觉咽了口唾沫。

等等,乾隆不会要在这里批折子吧?

后宫不得干政啊知不知道?

你这样搞,我很为难的。

我要一直提心吊胆,记着不能去看你的折子,很心累的啊。

魏敏在心里抱怨两句,眼睁睁看着他拆开黄封套打开折子,倚着靠背看了起来。

魏敏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又觉得这样做一个只能磨墨的人形工具好无聊。

她灵机一动,唤出系统界面,尝试用意念取出背包里的隐形摄像头,戴在头顶上。

细腻的根部在头皮上一阵蠕动,带来微妙的触感。片刻后,那种触感消失了,头顶的视野清晰地传到脑海里,象征着安装成功。

魏敏心里小小地耶了一声,驱动头顶的绿色眼球去偷看皇上批折子。

皇上看折子看得很快,平均十几秒看完一本,看完了就拿起毛笔沾上朱砂,在折子末尾批‘知道了’。

有时候他也会批得多一些,洋洋洒洒写一大段话,看他的表情似乎很不爽,正在折子里骂人。

魏敏不熟悉繁体字,也不懂古代的句读,看得很艰难。

她看了好半天,才隐约意识到,这些应该不是谈论正经政务的折子,更类似于闲话家常。有些官员在折子里写自己去某某地考察游览的经历。那文笔、那跌宕起伏的程度,跟写散文、写小说似的。

怪不得皇上会在这里批折子,还摆出这么一副随意散漫的样子。

敢情,他是在刷朋友圈啊!

那批折子是什么?在朋友圈下面评论吗?

魏敏被自己的想象逗笑了。

她嘴角弯了弯,又立刻警醒,重新严肃起来。

她在心里警告自己:这是在皇上的长春书屋,绝不能疏忽大意。虽说以她观察到的皇上的性格,犯一点小错不至于丢了命,可前途顺坦之时,谁也不乐意路上忽然多出一个坑啊。

魏敏盯着砚台,小心翼翼地磨出一圈又一圈朱砂,让朱砂在砚台里轻薄均匀地摊开,绝不溢出一丁点儿。

过了一会儿,朱砂磨得快满了,她不得不放慢了速度。

魏敏无聊,再次驱动头顶的绿色眼球去偷看折子。

这次的折子,是福建巡抚递上来的,大致意思是荔枝树已经装船,一共50桶,正在往京城这边送来。

魏敏心里估量福建到京城的距离,即使通过船只运输,怎么也得两三个月吧?

现在是四月份,两个月之后就是六月,荔枝正好成熟,这福建巡抚真会打算。

在古代,荔枝向来是珍稀的奢侈品,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魏敏知道,以她的位分和恩宠,想分一两颗尝尝,那是痴心妄想。

不过没关系,她有金手指,明天回去了她就在系统商城里搜一搜,看看有没有新鲜荔枝或者荔枝制成的小零食,买一点尝尝。

魏敏想着想着,思绪逐渐飘远。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吧,但是皇上这个人百分八十的时间都在处理政务。

不了解政务,怎么了解他呢?

或许她不该如此草木皆兵,一副恨不能退避三舍的模样。

她完全可以通过隐形摄像头偷窥政务去了解乾隆,再在乾隆面前装不知道嘛~

魏敏越想越觉得可行。

这绝对是一项很大的优势,通过了解政务以及偷窥皇上的表情,能将皇上当天的心情猜个七七八八,最大程度上避免踩雷。

就不必像嘉妃一样,因为皇上什么都不告诉她,只跟皇后讲一些东西,而整日整日通过琢磨皇后的动作来琢磨皇上,实在太辛苦了些。

“叩叩叩。”

敲桌子的声音蓦地惊醒了她。

“发什么呆呢?”

魏敏心中一惊,连忙去看砚台,见里面的朱砂仍然够用,也没有溢出去,方才松了口气。

她软着嗓子撒娇:“皇上,臣妾不是故意的,臣妾磨着磨着,不知道怎么就走了神。”

弘历道:“朕知道,朕没有怪你,你不必如此小心翼翼的。”

“是。”魏敏笑盈盈地凑过去,“皇上批完折子了吗?”

“还没有。”弘历道,“朕是想提醒你,不必磨墨了,剩下的足够用了。”

“哦。”魏敏放下墨条,从太监手中拿过毛巾擦干净手,视线扫过屋内,搬来一个圆凳子,坐到他的腿边,“皇上这样一直盘膝坐着,腿麻不麻?臣妾给您捶捶腿吧。”

弘历看她一眼,放下了一条腿。

魏敏高高兴兴地捶起来:“皇上觉得这样的力道,可还行?”

弘历见她是真高兴,这样安安静静又自得其乐地陪在他身边,给他一种仿佛时光静谧、岁月静好的感觉。

他不由自主地也笑了一笑,放下另一条腿,动了动屁股挪得更舒服了些:“再捶重点儿。”

“哎!”魏敏加大力度,捶捶左腿,再捶捶右腿,一时高兴,把他的两条腿当玩具玩,从大腿捶到小腿,捶得他的小腿肚子duangduang的。

弘历低头瞄她一眼,顿了顿,又看折子去了。

算了,反正捶得也挺舒服的,管她在捶还是在玩呢?

弘历加快速度,批完了最后一部分折子,其中几本需要再斟酌,他打算放到明天做,其余的就叫太监一一收拾到密匣中锁好,发还到各省各地官员手里。

然后弯腰,将腿边那个玩得不亦乐乎的小东西拎起来:“别捶了,跟我过来。”

弘历下了榻,走到另一张书案后面,从后面靠墙的柜子里取出一个长长窄窄的明黄色锦盒。

打开盖子,里面是一卷厚厚的画卷。

吴书来见状,赶紧让两个太监上前,一个拿画轴,一个慢慢卷开画,展示在皇上面前。

魏敏凑过去看,咦了一声:“这是…今年三月皇后娘娘祀先蚕时的场景?”

弘历:“是,朕命郎世宁将皇后祀先蚕的场景绘制下来,留作纪念。这是第一卷《诣坛》。”

魏敏:“一共有几卷?”

弘历:“按照郎世宁的规划,一共有四卷。”

长春书屋的采光不愧是特制的,下午6点多,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屋里还是很亮堂,绢画上的风景人物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魏敏从右往左一点点看过去:“画得真好真细致啊,好像那天的场景又重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她指了指一顶金黄色的轿子:“这是嘉妃姐姐的仪仗,我当时就在轿子旁边跟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