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嫁东宫》
《赐嫁东宫》全本免费阅读
许是天公作美,前一日还乌云密布落了些雨,沈将时还忧心恐怕是出不了门,到了出游那日,却见一大早起来就万里无云,金乌璀璨犹如夏日一般。
顾姝臣一早换了散花轻罗裙,宫里的娘子出门要戴帷帽,一头墨发只叫采薇挽了一个髻,斜插一根紫玉簪子。
东宫外马车早就就备好了,慕容逸在马下侯着,他今日没跟着太子,专等送侧妃回府归宁。
晨光蔓过东宫檐角琉璃瓦,折出刺目的光来。顾姝臣戴着帷帽,在侍女簇拥下款款出了门。
慕容逸忙躬身行礼,等顾姝臣上了马车,才抬起眼,只见车帘轻轻落在马车的横木上,侧妃已经安稳在坐塌上。
采薇扶顾姝臣坐上马车,片刻后,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压在地上,发出窸窣的声音。
马车的帘子微微摇曳,漏进一两缕金光,顾姝臣突然生出一种怅然之感。
离她上一次出门,竟然快一个月了。
从前她在府里,虽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无事不怎么出门,但京中小姐妹多,隔三差五有个生辰赏花什么的,总是能出去走走,倒也不觉得有多寂寞。
自从嫁人后,只被圈在东宫里,好在东宫地界不算小,太子也没限制她们活动,除了许良娣和张孺人的宫室她没去过,其他地方倒是也够她逛的了。
只是看着东宫四方墙,还是免不了生出些在笼子里的感觉,人待久了憋屈得很。她心里有些怅然的感慨,但顾姝臣是一个很擅长安慰自己的人,只想着日后入了宫,倒时候那地方比东宫还大好些,更何况皇上光在京城里就有两个行宫,也不愁没有地方玩的。
这样一想,倒也不觉得有什么难过的。
其实顾姝臣不是从小就有这样好的心态,她小时候是个犟姑娘,用他们北地的话说是个犟疙瘩,颇有点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劲儿,但渐渐长大了,她发觉所求的多了难免折磨心力,时间久了也会自己消解了,意外养成一副平和的性子。
马车载着顾姝臣,走得不快,急得顾姝臣几次欲探头出去看,缓缓走了一段路,再拐两个弯,就到顾家所在的巷子里。
顾姝臣这次出门没声张,但顾家是一早得了信的。姑奶□□次回门要走正门,顾家一众家眷奴婢一早便侯在门里。
眼见着马车缓缓停稳,周围几个侍卫齐齐立住,两个肃穆庄严的侍女,一个拿脚踏,一个掀帘子,采薇扶着顾姝臣的手便下来了。
帷帽下顾姝臣眉目含笑,一身雾紫色轻罗,下围玉色散纱,款款走下来。
一见到妹妹,顾俨臣心中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感觉,满心激动中带着紧张。只是别了一个月的妹子,此刻却有些不敢认了。
说起来,顾姝臣是家里老幺,他是二哥,他上头有兄父压着,从小最亲近的就是这个妹妹。可此刻看着顾姝臣,他却觉得有些陌生,仿佛妹妹去了东宫一月,通体也染上宫里贵人们那不好亲近的气息。
入了东宫就是娘娘,外人见了是要见礼的,顾将军领着家眷行礼,顾姝臣忙上去扶着父亲的胳膊,使眼色让采薇上去扶住谢夫人。
“父亲。”她开口叫人,尾音上扬,“我回来啦。”
这时候,顾俨臣才又看到那个熟悉的妹子,突然觉着心中一松,看着大哥在一旁使眼色,忙迎上去,照例要说些“感念皇家恩德、效忠皇上太子”之类的云云,繁文缛节完后,才一并往府里走去。
顾姝臣又跨进熟悉的门里,松了口气,赶紧往屋里去,这春日里的天气有些热得反常,明明是不到三月的天,偏偏热的像五月。她今日的衣裳还是厚了些,本来都说要少穿些,封嬷嬷说什么“春捂秋冻”,硬是不肯,她畏暑气,现在她后颈都起了层薄汗。
到了主屋前厅,屏退了外人,屋里便只剩骨肉至亲了,再也没什么妨碍。
顾姝臣摘了帷帽,谢夫人先对着她看了又看。
面色红润,眸光含春,瞧着……似乎还行。
这才去了不到一个月,却恍然有一年之久。谢夫人才明白嫁女儿是何等的难事,若是寻常人家也就罢了,受了委屈横竖回娘家,有她父亲哥哥撑腰,可这偏偏还是东宫,再如何难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顾姝臣去东宫头几天,她躺下都忍不住地流眼泪。
“母亲。”顾姝臣被她看得有些羞赧。
“东宫里……一切可都好?”顾将军看着女儿,率先开了口。比起谢夫人的忧心,他更多的是惶恐,惶恐自己在朝堂上行事不谨,给女儿惹上麻烦。
后宫前朝,本是一体。顾姝臣嫁人后,朝中大臣多有来恭贺的,都被顾将军谢绝了,他现在是再小心也不为过,谁知哪一步行差踏错,惹皇上太子不满。
“看着是还好。”谢夫人收回目光,抿一口茶,“没人给你委屈受吧?”
顾姝臣笑意盈盈:“没人,谁敢呢,我一切都好。”
“太子殿下呢?对你可好?”一旁顾慕臣脱口而出,话音还没落,脸颊就微微发烫。大舅哥打听人家夫妻间的事,实在有些不合规矩。奈何上次见了太子,坦白了顾俨臣的事,他心里总留那么个疙瘩。
顾姝臣闻言也是脸一红,不过她也没回避,大大方方开口:“哥哥你放心,太子对我也好。”
听顾姝臣这样说,顾家众人才松口气。东宫规矩严,里面的事他们知道的不多,只是听说侧妃娘娘入东宫一个月颇有脸面,但终究还是从女儿口中听到更踏实些。
“顾家的事,你不用操心,照顾好太子和自己就是了,我们也不求多光耀门楣,横竖不会拖你后腿就是。”谢夫人又开口,转眼看向两个儿子,“这话,那日你父亲就嘱咐过了。”
顾俨臣忽然有些心虚,看着母亲扫过来的目光,躲闪了一下。
想起那日兄长的训斥,顾俨臣心中有些泄气。兄长虽是长子,武略上却逊自己一筹。但兄长颇有文采,凭借着自己一手好文章在朝堂上也有了一席之地,谁也不能说他借了父亲的东风。
可顾俨臣却是确确实实继承了父亲的将军才干,可如今太平盛世,所能做的也只有巡视边防,他是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
直到年前无意遇到了策王殿下。策王是陛下长子,生母当年也是东宫侧妃,还是陛下宠妃,若不是身子不好早早仙逝,如今谁在这凤椅上也未可知。可惜命里差一步,终是少了嫡子的身份,跟他颇有些同病相怜的味道。
策王毕竟是皇室子弟,到底比他天地广阔些,他是个爽快人,两人相谈甚欢,策王直言欣赏他才干,他才与他多亲近些,谁料竟被兄长发现,还被严厉斥责一番,不许他再与策王往来。
他倒是不觉得策王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太子殿下在储君之位上坐得稳稳的,他只觉兄长是在官场久了,身上染上些迂腐气息,太过小心翼翼了。不过毕竟姝臣刚嫁去东宫去,瓜田李下,为了妹妹,他还是决意近日里与策王少些往来。
“看你一切都好,我们也就放心了。”顾慕臣深深看了弟弟一眼,又把满含笑意的目光转向顾姝臣,“若是日后有什么委屈的地方……让人传个信就是,哥哥们虽没本事,能想办法帮衬一把也是好的。”
顾姝臣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忽然觉得有些好笑,接着鼻头一酸,她赶忙开了声:“慕大人还算没本事呀,那满朝文武可没一个有本事的了。”
谢夫人听了,没忍住用手指点了点顾姝臣额头:“嫁人了还没个正形儿。”
一家子坐着热热闹闹说了阵子话,一副和乐融融的景象,皇宫里,却又是另一副样子。
沈将时低颌垂手站在御书房,周围太监都噤声,屋内落针可闻。
皇上背着手站在窗前,看着窗外青砖上落着窸窣跳跃的阳光,宫墙外一棵柳树下泛着嫩绿的新芽,正在春风里摇曳,恍若一团青绿朦胧的雾气。
良久,只听皇上淡淡一句:“春到人间草木知啊。”
沈将时同样淡定开口:“虽是入了春天气和暖,父皇还是要注意身子。”
听到沈将时的话,皇上轻笑一声,转身缓缓回几案前坐下,抬手示意太监上茶。
一旁侯着的太监满了茶便退了出去,只留这一对天家父子。
皇上不紧不慢品着茶,袖子上金线绣织的蟠龙纹闪烁着淡淡金光。半晌后,才放下茶盏,抬眼看着沈将时。
“太子,你可知道朕今日为何叫你来绮春宫?”
沈将时依旧垂眸,礼节恭敬:“儿臣不知。”
平日里,皇上处理朝政,或是叫大臣议事,多是在朝晖殿,绮春宫是历代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