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古代富二代后的咸鱼生活》
《穿成古代富二代后的咸鱼生活》全本免费阅读
说起这樊云楼,阳平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姜家产业遍布府城和章宁郡及周边各郡县,这樊云楼也是姜家的产业之一,现如今正归了姜家那老来子姜白藏。
只因他好美食,分家时这樊云楼自是分给了他。
要说这姜白藏属实是姜家的活宝贝,三年之前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阳平几乎尽人皆知,这若换了一般人家,只怕早就逐出门去。
而到了姜白藏这里,众人只闻说姜白藏被他爹打了一顿,后来姜老夫人陪着一同在章宁庄子上住了一阵子,再后来就不了了之,随他去了。
……
众人想想,这也难怪。
这姜家,姜老爷子一共有两子三女,姜白藏是他老来子,周氏四十五有的。
姜白藏比他哥家的幺女都还小两岁呢,如今年刚十九。
姜老爷子和周氏想得明白,这年纪上来了,不定啥时候就去了,去年就把家中所有产业一分为二。
姜白藏原只打算要樊云楼,说自己一人吃用足够了,姜老爷子听了又是生气又是心疼。言道他创下的产业,自己两子一人一半!
人生七十古来稀,至于孙辈,那是姜白英的责任!
况且姜老爷子心里极清楚,姜白英于经营一道上实属平平,才智也普通。
对于商贾之事,谈不上喜欢,虽喜爱读书但是也并不出色。
反倒是自己的三个孙子,老大和老二读书都不错,老三好经营,虽比不上姜白藏,倒也还算有些经商的头脑。
分产时兄弟二人都说多给对方些,最后还是老爷子一锤定音,就一人一半。
至于庄子和田地,也一并分了。
只不过庄子上的收息姜老爷子老两口还在时,暂时都归公中,足够家中花用。等两人百年之后就按分好的两兄弟的各归各的。
虽然说产业是一人一半,但知子莫若父,两个儿子啥样老爷子心中岂能没数?
自己大儿是勤谨忠厚有余,然机变不足。反倒是这个老来子,虽然看着如同纨绔儿,实则极其早慧,凡事心有成算又有急智,善机变又能坚守内心底线,只怕家中产业十有八九得靠他发展壮大。
守成多于开拓的产业如各处的布庄、书坊等多是给了老大姜白英。
酒楼、茶肆、画舫和运河码头那边的各种货铺则都给了老幺姜白藏。
单余出处银楼来,本来想给姜白英。
姜白英说书坊都给他了,银楼他本就去的少,对这个也没啥兴趣,还是给白藏的好。
老爷子想想也便应了,说那庄子田地便多给老大些,姜白英死活不肯,老爷子只能作罢。
至于老两口的体己,不用说自然十有八九给姜白藏。
俗话说:“皇家爱长子,百姓疼幺儿。”何况姜白藏是周氏这若大年纪才有的,自然偏疼的很。
其实便是姜白藏的大哥姜白英也对这个幼弟疼爱有加,毕竟自己儿子都比自己这幼弟还要年长几岁。
自从樊云楼到了姜白藏手上,比之之前经营得更要好上许多。
实因这姜白藏于吃这一道上堪称精通,这樊云楼因着他的点子,独创了许多吃法,添了好些小食、菜品。
便是做菜的方式也从多是煎、炸、蒸、煮加上了炒。只这一样,做出来的菜就比之前多了许多花样和风味。
真不知他是怎么想出这些法子,亦或是从哪里得来的。
这樊云楼能闻名遐迩不光是它的吃食花样繁多,很多吃食独具一格,还因为它是建的独具匠心,精美绝伦。
樊云楼并非只一座独楼,它是由数个楼阁连绵相接而成,东西南北四坐楼阁拱卫着中间的主楼。
后有文人笔记记载云:“樊云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①
由此可知,这樊云楼乃高三层共五座,而楼与楼之间错落有序,中间以有栏杆的飞桥相连,楼宇装修华美,及至夜间灯火辉煌。
最妙的是,每年到了上元节,樊云楼便会在每个瓦垅上都放上一盏莲花灯,远远望去,宛若人间仙境。
待到春日,这樊云楼各楼错落,飞檐翘角,独具一格,本身就是阳平一大景致。
若登楼远眺,极目所至景色极佳,一向是阳平城中游人登高饮酒极爱的去处。
在樊云楼上既可俯瞰烟波浩渺的泾云湖,又可远眺蓊郁苍翠绵延起伏的岩苍山,更可望见蓝水河波光粼粼盈盈流过,宽阔的水面穿行着大大小小的船只,又有鸥鹭点点,打渔的扁舟不时掠过。
河面上一片热闹欢腾之色,不时有渔歌响起。
阳平州正是因为州府的府城在阳平城而得名,而城内的这蓝水河更是在整个阳平州都十分有名。
整条河穿阳平州中间而过,前朝地理志记载:“蓝水河之源有两山相对,而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青山峡,同庆安州接。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复又有泾水自章宁郡东南而来,入泾云湖后出,同蓝水汇。又十里抵卢陵县南,又有三小水入之,复折西北,绕至城西南,至岐鹿原下三十五里,崎水、沭水及山麓诸小水递次入之,后从咸化镇出阳平至京都大运河。”
阳平有山有水,蓝水河接京都大运河,漕运船只和外地商船进京多在此地码头停歇,补给。
除蓝水河外又有泾云湖,此湖极大又是活水湖,因此阳平城各种水产丰富,还盛产菱角、鲜藕、莲子。
阳平州地理位置优越,灌溉便利水田颇多,物阜民丰。
春日若有人来阳平,要不去樊云楼登高望远,只怕游玩的人能赏到的阳平城的春色都要少几分,而若是不去吃一下樊云楼的时蔬只恐怕要遗憾白来阳平城一遭。
二月到三月上旬正是吃蒌蒿,芦芽的时节。这芦芽又称荻笋,不光可以鲜吃,还可以像竹笋那般做成荻笋干,备着秋冬时节吃。
“暮雨并深流细草,
暖风交颈傍清涟。”②
一场春雨过后,阳平城内蓝水河边和泾云湖畔的浅滩一直延伸到干地处的荻笋争先恐后的蹿出地面来。
蒌蒿和荻笋是这时节的时令野菜,只不过并不是家家都做得好,尤其是荻笋多数人家做的都带点苦涩味儿,而阳平做这时蔬最有名的便是樊云楼。
樊云楼采买的荻笋除了酒楼做时蔬菜外,姜白藏还让人把荻笋腌制做成腌荻笋或处理后晾晒制成荻笋干。
因此樊云楼每年这时节都会大量收购周围或是乡野人家采摘来的蒌蒿和荻笋。
至于蒌蒿,除了鲜食、腌制还可以做成蒌蒿茶。
这都是姜白藏给的法子。
樊云楼收这蒌蒿荻笋按照姜白藏的吩咐,自有自己的一番要求,价格也给的高。
蒌蒿一定要当日采的极鲜嫩的芽头。
荻笋更必得是才生发长出要苗粗壁厚,新鲜脆嫩的。
这样的荻笋待到剥出笋芯,嫩的可以掐出水来,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清香。
这荻笋嫩芽刚钻出土不久,既嫩又脆,营养也最为丰富,要及时采收,否则最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